11.01.2004

在多元差異中開展的公共性【轉載】

在多元差異中開展的公共性   吳俊業
當代206 十月號

  締造和諧一致的理性共同體抑或維護裂隙縱橫的差異場域?在當代的社會政治哲學研究中,上述的選項似乎成為了最簡明便捷的指標,將不同的理論劃分為對立的陣營。

  一方面,我們有各式各樣的對話哲學,貫徹其說;差別分歧僅為政治實踐的必經階段,和諧共識才是其終極目標。諍議與溝通儘管事實上無法避免,原則上卻只是過渡的手段。另一方面,我們有林林總總的「後現代思潮」,按其觀點,則差異與多元皆不可化約,而同一與統一卻均可以懷疑,以至人際間彷佛除了等待絕對超越的「他者」之蒞臨外,便無從確立任何積極意義的社會和政治關係。

  當然,真相往往比涇渭分明的概念範疇來得糾結,在看似是非此即彼的選項之間,延綿著一大片灰色的地帶。要探勘這個蔽的維度,我們需要不著兩邊、面向事情實相的思維,能夠在經驗的蕪雜中揭示出理性的源頭,在意義的生衛中疏理出力線的錯綜,在同一與統一中發見多元與差異的光影。綜觀而言,在眾多當代西方思潮中,用力於此道者可謂匪少,唯理路嚴謹而影響深遠者,則當推上世紀初胡 塞爾 (Emund Husserl) 所開創的現象學。

  誠然,在現象學的初期發展中,政治哲學並未成為焦點課題,後來沙特 (Jean-Paul Sartre)、梅洛龐蒂 (Maurice Merleau-Ponty)、列維納斯 (Immanuel Levinas)、鄂蘭 (Hannah Arendt) 等人的具體研究,雖然顯示,現象學進路之於人類存活的社會、政治向度的理論分析具有相當的啟發性,但真正直接繼承胡塞爾、海德格所開發的理論資源,開宗明義提出政治世界現象學者,可說是當代德國現象學家黑爾德 (Klaus Held) 教授的特殊貢獻,其理論立場既不固守近代啟蒙思維的傳統,卻又不輕率放棄理性建構人類社群的願景,在當今現代 / 後現代思潮的紛爭中,開出了值得重視的中間路線…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